金年会,金年会官网,金年会平台,金年会登录,金年会网址,金年会网站,金年会app,金年会官方网站,金年会体育,金年会数字站,金年会娱乐,金年会体育赛事,金年会体育,金年会最新入口这封道歉信的发出速度快得堪比外卖,内容却淡得像白开水——旺仔小乔发布的这篇AI生成的“反思文”查重率高达97%,显然是把网友当傻子来糊弄。票价敢和周杰伦的演唱会对标,唱功却连KTV水准都达不到;翻唱他人歌曲不标明原唱身份,竟然自封为“音乐才女”;直播时骂粉丝“没刷100万不配说话”,转眼却用AI写道歉信求洗白?如今演唱会因“身体原因”延期,300万粉丝纷纷用脚投票跑路。这哪里是艺人崩塌?分明是网红圈套被戳穿后的集体翻车现场!今天我们不妨好好算算,这封AI道歉信背后,隐藏着多少行业潜规则?网红割韭菜的时代,是时候结束了吗?
首先,咱们来说说这封让全网笑掉大牙的道歉信。网友用AIGC检测工具一查,好家伙,查重率竟然高达97.18%!这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把“艺人道歉模板”里的“XXX”换成“旺仔小乔”,再复制粘贴几句“加强社会责任感”和“传递正向价值”就大功告成了。连“静心学习反思”这种空话都懒得改,原来您的反思竟然是让ChatGPT代劳的?
更可笑的是,道歉信中虽然提到了“向粉丝、合作方及音乐界人士致歉”,但却避重就轻,根本没有提及真正应该道歉的人。汪苏泷团队因为《年轮》版权问题和她争执了半年,她却硬说张碧晨是“唯一原唱”,逼得汪苏泷亲自晒出创作手稿,却在道歉信中毫不提及;直播时对素人粉丝骂“没刷100万凭什么鸟你”,并公开对方微信号煽动网暴,这些事儿也一概不提。合着道歉信是“选择性失忆”的典型?这避重就轻的功夫,比她修音时的技术还要高明。
大V“留几手”直言不讳:“这哪是道歉,分明是把网友当傻子耍。” 您猜怎么着?网友还真不傻。道歉信发出后,抖音粉丝从2344万跌至2057万,300万粉丝迅速离开,甚至比某些明星崩塌时还要迅速。这说明了什么?如今的观众早已不买“模板式道歉”这一套——你拿AI糊弄我们,我们就用取关来让你清醒。
实际上,旺仔小乔的翻车早有预兆。咱们不妨回顾一下她的“发家史”:凭借翻唱他人歌曲走红,2022年翻唱鞠婧祎的《恋爱告急》未标原唱,被骂后推脱“平台邀请,我没版权”;接着翻唱《年轮》,硬说张碧晨是“唯一原唱”,引得汪苏泷团队怒不可遏;现在演唱会票价定为268-968元,内场票价比李荣浩和周深还要贵,结果90%的歌都是翻唱,且全程不露脸,时长仅90分钟。
这哪是演唱会?分明是把粉丝当提款机!有粉丝算了一笔账:968元的内场票,平均每分钟10块7,比张学友的演唱会还贵。关键是,张学友唱的是自己创作的歌,而她唱的却是别人的歌!最绝的是“全程蒙面”——花近千块钱去现场听个“蒙面人”唱翻唱,倒不如回家听会员,至少音质可以自选。
这种“翻唱 高价”的割韭菜套路,在网红圈早已不新鲜。此前有某网红翻唱《少年》爆红后开演唱会,票价炒到2000元;又有某短视频歌手凭一首口水歌走红,巡演票价竟然对标一线歌手。他们的逻辑简单:反正粉丝好忽悠,趁着红火赶紧捞一笔,等凉了再换个号重来。但旺仔小乔这次倒霉了,因为她不仅把粉丝当傻子,还得罪了音乐圈的内行——最讨厌这种“不尊重版权、只想捞快钱”的投机者。
与版权问题相比,更让人寒心的是旺仔小乔对粉丝的态度。直播时说“没刷100万凭什么鸟你”,公开素人微信号煽动网暴,这些行为简直把“傲慢”二字刻在了她的脸上。现在发道歉信,却对这些行为避而不谈,反而大谈“增强社会责任感”,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?
你或许会问:她凭什么这么嚣张?答案很简单:流量给的。只要有粉丝、有播放量,在短视频时代,没作品没实力也能被资本包装成“顶流”。旺仔小乔的2000多万粉丝,在她眼里或许只是一些数字,是变现的工具。所以她敢说“100万才配被理睬”,因为她觉得粉丝离不开她——毕竟,“哥哥只有我们了”的饭圈逻辑早就被这些网红掌握了。
然而,这次粉丝用行动狠狠打了她的脸:掉粉300万,演唱会延期,商务合作被曝光。这表明什么?粉丝不是傻子,他们可以为喜欢的人花钱,但不能被当傻子宰;可以容忍你犯错,但不能容忍你撒谎和傲慢。网红们总以为流量等于一切,却忘了流量的本质是信任——一旦你把粉丝的信任踩在脚下,流量就会变成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旺仔小乔的AI道歉信,不仅是个案,更是整个娱乐圈“敷衍公关”的缩影。出了事怎么办?发个模板道歉信,说“深刻反思”,提“加强管理”,最后再加一句“感谢监督”。至于反思了什么、怎么管理、如何改进,没人知道。就像这次查重97%,连AI都知道要加个“加强社会责任感”,可见这套话术有多烂大街。
为什么大家都爱用模板道歉?因为成本低、风险小。找个公关公司买个模板,改改名字就能发,既不需要直面问题,也不必承担责任。但现在的网友早就不吃这一套了——你越敷衍,大家越愤怒;你越回避,大家越想揭开真相。就像旺仔小乔,如果她能面对版权问题,向汪苏泷道个歉;面对网暴素人,给受害者道个歉;面对高价演唱会,退还一部分票款,何至于现在全网群嘲?
归根结底,这不是AI的错,而是人的错。是那些只想捞钱、不想负责的网红和公司,把公关变成了“甩锅工具”,把道歉当成了“走流程”。他们以为网友会健忘,但互联网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——你今天用AI糊弄过去,明天就会被AI查重的结果钉在耻辱柱上。
旺仔小乔的翻车,实际上标志着网红经济泡沫的破裂。过去几年,很多网红依靠一首歌、一段视频走红,迅速接广告、开直播、办演唱会,赚取快速的钱,但这种模式的致命缺陷在于:没有核心竞争力。
你靠翻唱走红,别人也能翻唱;你靠颜值吸粉,总有比你更好看的;你靠炒作出圈,终有一天会凉。真正能长久的艺人,是靠作品、人品和敬业——比如周杰伦,20年了还能开演唱会爆满,因为他有《七里香》《晴天》这些硬作品;又比如刘德华,40年了仍然被称为“天王”,因为他尊重粉丝、敬业。
而如今的许多网红,既没有作品,也没有人品,更没有敬业精神。他们的走红本质上是短视频算法制造的泡沫——平台推谁,谁就能火。但泡沫总有破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