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不要金年会-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- 官方网站成为一个被网贷毁掉的人。发布日期:2025-10-04 浏览次数:

  金年会,金年会官网,金年会平台,金年会登录,金年会网址,金年会网站,金年会app,金年会官方网站,金年会体育,金年会数字站,金年会娱乐,金年会体育赛事,金年会体育,金年会最新入口

千万不要金年会-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- 金年会官方网站成为一个被网贷毁掉的人。

  又要到长假了,但大家千万不要靠借钱去过度提前消费,千万不要成为一个被网贷毁掉的人。

  大家有没有发现,我们手机里到处都是借钱的陷阱?刚打开打车软件,好家伙,直接弹出来“恭喜你获得10万额度,随借随用”;点个外卖到结账,系统又跟你说“你有5万额度,先花后还更轻松”;就连刷个手机放松会儿,隔才差(隔三差五),就蹦出个弹窗广告,要么是“给你3万应急款,不用抵押秒到账”,要么是“额度已更新,点击领取你的专属借款福利”。

  很多人每天还会接到好几个主动提供备用金的推销贷款的电话,好像现在整个社会都在给大家灌输一种观念:借钱花、超前花才是当下的主流,我不这么做,反而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,甚至有点落伍了。

  可大家再仔细想想,那些听起来特划算的“当月免息”“0元支付”,真的是平台突然良心发现给我们送的福利吗?

  根本不是。相反,实际上,网贷算上手续费等各种费用,实际年利率高达6%到24%,远远高于有国家贴息的消费贷。但当钱变成手机屏幕上一串冰冷的数字,当支付可以往后拖上10天半个月,很多人已经对花钱这件事的痛感早就被磨没了,压根意识不到自己花出的钱是多大一笔钱。

  拿买手机来说,现在一款最新的旗舰机就要1万块。比如说刚毕业的大学生,就算是月收入上万的打工族,一次性掏这么多现金,大多都会犹豫一下。像好多刚上班的年轻人,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千块,买这么贵的手机,得攒小半年的钱,肯定是舍不得的呀。

  但你看那些信贷平台都会玩套路,他们从来不给你提年化利率高达两位数,反而给你算账:一个月就还1000多,而且这个月不用掏钱,相当于先把手机拿走用,后面慢慢还就好了。

  你看,这么一分摊,好像压力一下子就没了,你对这手机到底有多贵的感知也变得模糊了,脑子一热就下单了,还会安慰自己“每个月多存1000块钱也没什么用”。

  还有那些平台的月付功能,就是故意让你延迟支付。正常做生意,不管是小商店还是大超市,不都是一手交钱、一手交货吗?商家生怕你赖账,恨不得你当场付清。可是很多带网贷功能的购物平台,反过来盼着你晚点给钱,系统默认的选项就是月付,有时候你想直接付全款,不特意点一下修改都不行。

  这背后的猫腻其实特别简单,就是想让你产生一种“这东西跟白拿似的,没花钱”的错觉,多赚你一笔高额利息。其实卖你一件商品,这些平台赚不了多少钱,你选择分期付款的利息,才是他们盈利的大头。

  但你一会儿月付一个高档吹风机,一会儿又月付一个平板电脑,等下个月账单一出来,你把所有的月付加起来一看,居然欠了平台五六千块,还得还个一年半载。这时候你才猛然发现,纯粹是被月付的套路给骗了,最后还得自己扛着借款和利息。

  更气人的是,你借钱的时候,网贷公司态度好得不行,一口一个“亲”,让你觉得有困难随时找他们;可一旦你逾期还不上,那变脸比翻书还快。催收一天十几个电话打过来催你,要是你不接,就开始发短信,内容要么是“再不还钱就起诉你”,要么是“你再不还,我们就联系你家人了”,让你始终处于焦虑中。

  要是真还不上,不光钱包空了,个人信用也彻底毁了,以后想贷款买房、贷款买车,银行一看有逾期记录,直接就拒了。有时候为了一时的痛快,买了些可有可无的东西,结果把自己的未来全部堵上了,最后坑掉了自己。

  贷款机构也根本不怕你不还,他们收的利息那么高,有些坏账也无所谓,利润照样高得吓人,普遍净利润率30%以上。而有数据显示,我们年轻人提前消费的欲望已经感应超没了(已经非常强烈了)。

  根据2024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,中国18到29岁群体信贷产品渗透率达86.6%,其中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占比显著,这一比例远超美国同年龄段的78%和英国的63%。从债务收入比来看,中国25到34岁的年轻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在2024年达到了137%,而被公认最喜欢提前消费的美国,同年龄段家庭只有120%。

  现在那些网贷平台手里握着大数据,比你自己还了解你。他们通过你的浏览记录知道你喜欢新款手机、潮牌包包,可能经不住诱惑;还通过你的消费习惯知道你收入高低、月底是不是容易缺钱。

  尤其是学生和刚上班的低收入年轻人,最容易被盯上。他们打着“门槛低、放款快”的旗号,天天在你手机上推广告,给你洗脑,让你觉得借钱很容易,花别人的钱过自己的日子很划算。可最后呢?你借的几千块钱,可能因为利息和违约金慢慢滚成几万、几十万,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你等于是给他们打工了。

  那我们该怎么避免掉进陷阱里呢?其实也没多复杂,就是只保留一张信用卡,并且对所有不是真正免息的提前消费,一律说“不”。用省下的钱逼自己学习如何做投资,不好吗?